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固镇镇中心学校通知: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做好教育学生注意各项安全工作。

站内搜索
家长留言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六安人才网六安科达职业中专学校
六安市裕安区旗风艺术幼儿园安徽人民政府
安徽教育网裕安区人民政府
六安教育网裕安区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班级管理中的自我教育
编辑日期:2011-4-20  作者/编辑:张成军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21世纪的生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教学者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教育者在有效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

小学生自我管理就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方法

第一,教育者要注重调动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要实现教育目的,把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彻底摒弃陈腐的德育理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监护式的德育方式及空洞说教式的德育内容,要充分相信学生,把他们真正地当作教育的主体,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二,教育者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为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教育者应注意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教育者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设施应齐全,校园环境应整洁、干净,学校的图书数量要充足,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教育性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教育。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切实减少教学科目和授课时数,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使他们每天都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参加课外校外活动,在活动中受教育。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要进行指导。

教育者应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积极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参加自我教育活动,但应注意既不应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干预过多,又不应撤手不管,应对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指点,协助他们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教育者除了自己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在各类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经过系统训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个人与集体、国家共荣辱的自觉意识。同学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分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中心学校 版权所有 ©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