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2009年9月~10月份
学习内容:第一章 认识备课
1、旧语新说:备课新内容
2、与时俱进:备课新趋势
3、点亮心灯:备课新突破
学习目的:
1、通过了解新课程改革中备课的内涵,有助于教师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为教师上好课提供有力保障。
2、通过了解信息技术下、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影响下备课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备课的未来走向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
3、通过学习,明白备课如何“在创设发展学生的课堂”、“创建有效学习的环境”、“创造可以预约的精彩”等三方面进行突破的。
学习重难点:
1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过去和现在在教学设计含义的区别。
2、住处技术下备课的实施步骤、备课中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备课中注得开放生成的理念。
学习时间:2009年11~12
学习内容:第二章 酝酿备课
1、未雨绸缪 知“彼”知“已”
2、统揽全局 整体把握
3、量“体”裁“衣” 寓情于景
学习目的:
1、通过研究学生,分析环境和剖析自我,有助于教师在备课中做到心中数、有的放失,从而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学生观、教学环境观和自我观。
2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学习,帮助教师在备课中深入理解课标、钻研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恰当表述教学行为,追求有理、有序、有效的教学。
3、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练习作业的学习,使教师在备课中能够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准确地创设教学情境,科学地设计练习作业。
学习重难点:
1、知晓学生的心理渴望;知晓教学的内环境。
2、钻研教材;注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3、创造独特的教学方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练习与作业的类型与形式。
学习时间:2009年1~2月份
学习内容:第三章 深度备课
1、深建构教学内容
2、深度生成教学过程
3、重视关注教学艺术
学习目的:
1、对于如何把握知识结构、客观分析内容、突破教材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明白该如何深挖掘教学内容。
2、通过学习,明白一堂好课的教学过程要经过哪些环节,每一环节应该怎样设计。
3、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教学艺术。
学习重难点:
1、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先行组织者、陈述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具体模型组织者、突出教学内容得点的方法、突出教学内容难点的方法、解释性补讲、换言性补讲。
2、导入的功能及其作用、教材的呈现艺术、例证的含义及其应用、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结课。
3、纲目式板书、分析式板书、比较式板书、综合式板书、精当的提问的特征、提问途径、语言艺术。
学习时间:2009年3月~4月份
学习内容:第四章 反思备课
1、审视环境 及时调整
2、长善救失 善假于物
3、反复斟酌 推敲落实
学习目的:
1、通过学习,掌握在备课中如何审视课堂教学环境,如何精心备课,以及如何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2、通过学习,帮助教师通过学习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追求有效教学、开发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3、通过学习,使教学方案不断贴近实际、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有助于教师自己理清思路、抓住关键、深化认识和自我提高。
学习重难点:
1、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课程资源、远态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的加工及其组织、处理课堂教学失误的教学机智。
2、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同事合作、积极获取专业支持、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如何充分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
3、形成一个优秀遥教学设计方案的阶段、弹性的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选定的教案格式。
学习时间:2009年5~6月
学习内容:第五章 完善备课
1、通过对谭程与教材、预设与生成、个体备谭与集体备课关系的了解,使教师在备谭中分清主次、辨清关系,使各种资源都能给我所用。
2、通过对三位特级教师备谭经历的叙述,让教师明白:备课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超越自我。
3、通过学习弹性化教案的实际理念、如何设计与样本分析,使教师树立弹性化教案的思想,并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学习重难点:
1、领会课程概念,改变教材观念;预设与生成。
2、备课的三中精神
3、弹性化教案的设计理念;设计弹性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 |